高职高考函数考什么内容
gyy668.com262025-04-28 18:27:18
在高职高考中,函数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分值比例,它不仅是数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更是后续学习高等数学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高职高考函数究竟考什么内容呢??
函数的概念与定义域
- 函数的定义
- 高职高考会考查函数的基本定义,要求考生理解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对于给定的两个非空数集A和B,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A到++B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x),x∈A。
- 判断一个给定的关系是否为函数,像y² = x就不是函数,因为对于一个x值(如x = 4),y有两个值(y = 2和y = -2)与之对应,不满足函数定义中“唯一确定”的要求。
- 定义域
- 定义域是函数的关键要素之一,考生需要掌握如何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常见的情况有:
- 分式函数中分母不为零,比如函数(y=\frac{1}{x - 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x - 1\neq0),即定义域为(x\neq1)。
- 偶次根式函数中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y=\sqrt{x + 2}),则(x + 2\geq0),解得(x\geq - 2),其定义域就是(x\geq - 2)。
- 对数函数中真数大于零,若(y=\log_2(x - 3)),x - 3\gt0),得到定义域为(x\gt3)。
函数的表示方法
- 解析法
- 这是最常见的函数表示方法,用数学式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y = 2x + 1),通过这个解析式能清晰地看出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之间的关系。
- 高职高考会考查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解析式,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5000元,每生产一件产品成本增加20元,设产量为x件,总成本为y元,那么函数解析式为(y = 20x + 5000)((x\geq0))。
- 列表法
-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格来表示函数关系,给出某商店在一周内每天的销售额数据,以表格形式呈现,就是列表法表示函数。
- 考生需要能从给定的表格中读取信息,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等。
- 图象法
- 用图象来表示函数关系,通过函数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到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 高职高考常要求根据函数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或者根据图象分析函数的相关性质,画出函数(y = x² - 2x - 3)的图象,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其对称轴为(x = 1),函数在(x\lt1)时单调递减,在(x\gt1)时单调递增等性质。
函数的性质
- 单调性
- 函数的单调性是高职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考生要理解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
- 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_1)、(x_2),当(x_1\lt x_2)时,如果都有(f(x_1)\lt f(x_2)),那么就说函数(y = 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当(x_1\lt x_2)时,如果都有(f(x_1)\gt f(x_2)),那么就说函数(y = 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
- 判断函数(y = 3x - 1)在R上的单调性,任取(x_1)、(x_2\in R),且(x_1\lt x_2),则(f(x_1)-f(x_2)=(3x_1 - 1)-(3x_2 - 1)=3(x_1 - x_2)\lt0),即(f(x_1)\lt f(x_2)),y = 3x - 1)在R上是增函数。
- 还会考查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函数值大小、解不等式等,已知函数(y = -x² + 2x + 3)在区间([a, +\infty))上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先将函数化为(y = -(x - 1)² + 4),其对称轴为(x = 1),a\geq1)。
- 奇偶性
- 函数的奇偶性也是重要考点。
- 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如果都有(f(-x)=f(x)),那么函数(y = f(x))就叫做偶函数;如果都有(f(-x)= - f(x)),那么函数(y = f(x))就叫做奇函数。
- 判断函数(f(x)=x² + 1)的奇偶性,(f(-x)=(-x)² + 1 = x² + 1 = f(x)),所以它是偶函数;判断函数(f(x)=x³)的奇偶性,(f(-x)=(-x)³=-x³=-f(x)),所以它是奇函数。
- 高职高考会考查根据奇偶性的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以及利用奇偶性的性质求解函数值等,已知奇函数(f(x))在(x\gt0)时,(f(x)=x² - 2x),求(f(-1))的值,因为(f(x))是奇函数,f(-1)= - f(1)=-(1² - 2\times1)=1)。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 一次函数
-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 = kx + b)((k\neq0))。
- 高职高考会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其斜率k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截距b决定直线与y轴的交点,已知一次函数(y = 2x - 3),斜率(k = 2),截距(b = - 3)。
- 还会考查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求方程(2x - 3 = 0)的解,就是求一次函数(y = 2x - 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解得(x=\frac{3}{2});解不等式(2x - 3\gt0),就是求一次函数(y = 2x - 3)图象在x轴上方部分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解得(x\gt\frac{3}{2})。
- 二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