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手机的使用却存在着一些争议,手机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学习效率;手机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对于重庆的职高来说,是否应该没收学生的手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重庆的职高,这些学校不会没收学生的手机,而是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规范学生的手机使用。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于 1928 年由著名教育家、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在上海创建,抗战烽火中于 1937 年内迁至重庆,1998 年创建为重庆市重点中职学校,2005 年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14 年 12 月创建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占地 238.42 亩,建筑面积 16.91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3.51 亿元,藏书量 12.67 万册,实习、实验设备总值 7121 万元,校内实训基地 96 个、校外合作实训基地 277 个,现有教职工 521 人,其中专任教师 397 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 89.5%,在会计、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模具制造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等 7 个专业大类开办有 21 个社会热门专业,在校学生 7267 人。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允许学生在上课时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放在教室专门的手机存放处,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多个公共电话亭,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学校也鼓励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如通过手机 APP 学习英语、数学等课程。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建于 1960 年,是重庆唯一具有轻工行业特色的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直属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系重庆市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学校设有重庆市创意产业基地、重庆市轻工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允许学生在上课时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放在教室专门的手机存放处,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多个公共电话亭,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学校也鼓励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如通过手机 APP 学习英语、数学等课程。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始建于 1965 年,1982 年起开办中等职业教育,2000 年 6 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8 年 9 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 年 7 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2019 年 10 月,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允许学生在上课时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放在教室专门的手机存放处,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多个公共电话亭,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学校也鼓励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如通过手机 APP 学习英语、数学等课程。
重庆市商务学校是重庆市大渡口区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创建于 1957 年,前身是重庆供销学校,1986 年更名为重庆市商务学校,2007 年,重庆市商务学校与重庆交电职工大学合并,保留了“重庆交电职工大学”的牌子,2011 年,重庆市商务学校由大渡口区教委整体移交给巴南区教委,直属巴南区教委领导。
重庆市商务学校允许学生在上课时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放在教室专门的手机存放处,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多个公共电话亭,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学校也鼓励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如通过手机 APP 学习英语、数学等课程。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是合川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始建于 1984 年,由原重庆市合川行知职业中学、重庆市合川教师进修学校、重庆市合川广播电视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成合川区第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6 年 2 月,学校成功入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允许学生在上课时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状态,放在教室专门的手机存放处,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多个公共电话亭,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学校也鼓励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如通过手机 APP 学习英语、数学等课程。
重庆的这些职高并没有完全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而是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规范学生的手机使用,这些措施既保障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又避免了手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学生也应该自觉遵守学校的规定,合理使用手机,不要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社交网络。